全國服務熱線
029-33671278
新疆單體投資的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
今年3月,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正式開建,這也是新疆750千伏輸變電工程中單體投資大的電網工程。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總投資46.16億元,圍繞塔里木盆地東南側進行施工,工程量90%都處于戈壁、沙漠等自然環境惡劣地區。工程預計2024年底建成投運,建成后,巴州將形成“北接南延西連東送”的750千伏樞紐型骨干電網格局,有力支撐新疆電網第三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設。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新疆總裝機已達1.21億千瓦。“十四五”期間,新疆電網規劃投資將超過1100億元,較“十三五”增長55%。到2025年,新疆將建成3條特高壓直流外送工程,750千伏區域聯網和疆內主網架結構進一步加強,實現與西北電網三通道聯網。并將在“十四五”末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六通道”的主網架格局,為新疆能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提供強大動能。
查看詳情
2023-03-10
我國“風光火儲一體化” 送電的特高壓工程建設獲核準
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文件,核準建設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隴東—山東直流工程動態投資202億元,途經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山東5省,新建±800千伏直流線路927千米,新建慶陽、東平2座±800千伏換流站,新增換流容量1600萬千瓦。隴東—山東直流工程是我國“風光火儲一體化”送電的特高壓工程,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第十八個特高壓直流工程。該工程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能源電力大范圍優化配置能力,對于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滿足甘肅隴東地區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電力送出需要、提升山東省電力安全保障能力、促進隴東老區及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工程投運后,每年可向山東省輸送電量超過360億千瓦時,每年減少燃煤消耗約108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9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80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2700噸,環境效益顯著,對于加速我國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詳情
2023-03-03
特高壓GIS隱蔽部位首帶電檢測完成
1000千伏GIS開關設備是特高壓站關鍵性主設備之一,由于其體積龐大且密封罐體內隱蔽部件較多,通常需要停電開蓋檢測其罐體內部結構隱患。湖南電力“電博士”團隊基于對X射線和電網設備的研究,提出了采用目前優先的便攜式電子直線加速器開展帶電檢測。檢測采用高頻電磁場加速原理的電子直線加速器激發獲得的高能X射線,透照穿透力強,常用于大型構件的結構無損檢測。本次帶電檢測的成功實施,表明該技術適用于電力設備檢測領域,為特高壓1000千伏GIS等大型關鍵設備隱蔽部位結構帶電檢測提供了新途徑。
查看詳情
2023-02-24
重磅!我國進入川藏高原腹地特高壓工程開建
2月16日,我國進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壓工程,金沙江上游送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建成后,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送來自川藏高原的清潔電能近400億度。作為金沙江大型水電基地的首批配套工程之一,這一工程從金沙江上游出發,途經西藏、四川、重慶,到達湖北。工程將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分別建設兩座換流站,在湖北黃石建設大冶換流站,輸電線路接入華中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2025年將建成投運。國網湖北電力副總經理周新風:金上至湖北工程投運后,每年可向華中輸送來自川藏高原的清潔電能近400億度,相當于湖北省全年用電量的六分之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00萬噸,在有效滿足華中特別是湖北用電負荷增長的同時,還將大大提升我國華中電網的保供電能力。除了這重大一工程外,今天國家電網還同時開工另一個重大電網工程,通山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這一工程將在湖北通山新建4臺35萬千瓦可逆式發電機組。工程建成后,可提供280萬千瓦的電力支援能力,能有效提升湖北電網頂峰保供能力,同時還可促進湖北新能源消納。
查看詳情
2023-02-17
國家電網公司召開2023年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2月7~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3年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和行業安全生產會議、公司四屆三次職代會和安委會會議精神,總結2022年工作,分析形勢,圍繞公司“一體四翼”發展布局,部署2023年公司安全生產和電力保供重點工作,全力確保公司安全生產穩定局面,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提供堅強有力保障。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國平出席會議并講話。2022年,安監、設備、調度和交易戰線廣大干部員工在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電、保穩定,眾志成城打贏了電力保供、政治保電、搶險救災等一系列攻堅戰,完成了全年各項任務,安全生產工作實現穩中向好,為公司改革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未來五年特別是“十四五”后三年,是公司實現“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階段,安全生產、市場交易等各項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安全生產戰線必須統一思想、認清形勢,自覺扛起在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推動能源低碳轉型、確保公司高質量發展中肩負的責任。會議強調,做好安全生產和電力保供工作必須堅持“兩個上升”,強化制度執行,推進管理下沉,堅持系統治理,深化改革創新,推進文化建設。會議要求,扎實推進2023年安全生產重點任務,抓好安全管理、電網運行管理、能源電力保供、設備運維管理、配電網管理、市場化建設和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等七項重點工作。公司總經理助理單業才、安全總監周安春、副總信息師王繼業參加會議。會上,公司表彰了2022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單位、集體、個人和精益管理紅旗站。國網安監部、國網設備部、國調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作工作要點說明。國調中心匯報2023年國家電網年度運行方式。會議以現場與視頻結合的方式召開。
查看詳情
2023-02-10
南網首條高壓直流工程安全投運8000天
南方電網首條高壓直流輸電工程——±500千伏天廣直流安全投運8000天。天廣直流是國家西電東送南通道首條±500千伏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西起天生橋換流站,東至廣州換流站,自2000年12月26日單極投產以來,該直流工程累計向廣東負荷中心輸送清潔水電約1496億千瓦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作為天廣直流送端站的天生橋換流站,是貴州、云南、廣東、廣西四省電網功率交換的樞紐和集散點之一,現有1條±500千伏高壓直流、3條500千伏交流、8條220千伏交流同站運行,享有“西電東送首站”的美譽,也是目前世界上超級復雜的換流站。自建成投產以來,天生橋換流站勇擔直流輸電工程建設的歷史使命,從全盤國外引進直流輸電技術到消化吸收沖破壁壘,到世界首例現場修復大型換流變的創舉,再到設備運維自主化,實現了直流輸電運維技術從引進、消化到創新、引領,不斷創造直流工程新紀錄,不斷推進能源發展,為南方五省區的經濟發展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查看詳情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