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
029-33671278
人機協同驗電接地 更換線路絕緣子
750千伏黃妙Ⅰ線、州妙Ⅱ線是750千伏妙嶺變電站的出線,分別連接著750千伏黃河變電站和±800千伏靈州換流站,是“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此前,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輸電運維人員利用無人機巡檢線路時發現,這兩條線路的部分區段存在光纜預絞絲損壞、金具銷子缺失等隱患。該公司抽調11名技術骨干成立黨員突擊隊,于是對750千伏黃妙Ⅰ線、州妙Ⅱ線開展綜合檢修及缺陷消除作業。工作人員操控多旋翼無人機懸停在1號鐵塔上方,無人機搭載的智能驗電傳感器對導線進行非接觸式驗電。確認手持地面監控設備顯示“線路已停電”,操控無人機將接地線的掛拆裝置掛接到導線上,隨后再將接地線升至空中與裝置連接并自動鎖緊,18分鐘就完成了傳統方式下需要兩小時才能完成的驗電接地流程。隨后,“安全帶沖擊試驗完畢!”“雙鉤防墜器狀態正常!”4名高空作業人員沿著垂直塔材攀爬至橫擔處,2名隊員留在橫擔處等待配合,另外2名隊員沿著導線行走到作業點。導線隨著他們的動作微微晃動,隊員們努力平衡身體。塔上所有工作人員就位后,檢查了絕緣子受力情況,開始更換工作?!白⒁庾訉Ь€間距!”“后備保護繩再檢查一遍!”工作負責人緊盯作業點,不時用對講機提醒隊員高處作業安全注意事項。25分鐘后,絕緣子安裝到位。隊員們解除相關保護,將工器具緩緩傳遞至塔下。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作業,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了750千伏黃妙Ⅰ線12號塔復合絕緣子的更換工作。
查看詳情
2025-04-25
量子變電站跟普通變電站有啥不同?
“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光量子芯片實現多比特“連續變量”量子糾纏,基于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探索實現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來,我國量子技術不斷突破,應用場景逐漸向縱深拓展。電力行業正向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對電力設備狀態感知、數據傳輸安全性和計算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量子技術的三大主要領域——量子精密測量、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計算,能夠為電力系統升級提供全新方案。這些技術的應用可大幅提升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和運行安全性。相關技術涉及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三大方向,展示了量子技術在能源電力領域的前沿應用。電網狀態感知水平更高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利用量子系統或量子效應,能夠使測量精度超越經典物理的散粒噪聲極限,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量子原子鐘的誤差極小,可在三百億年內僅誤差一秒,為高精度時間同步和全球導航提供了技術支撐。量子磁力計可探測極微弱的磁場,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成像和地球物理探測領域。量子重力儀則能夠精確測量引力變化,助力地下礦藏勘探和地震預測。在電力領域,量子精密測量技術能夠大幅提升電網狀態感知水平。合肥候店量子應用示范站突破了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電流測量、量子點氣體傳感、隧道磁阻電流傳感等關鍵技術,部署了量子電流傳感器、一體式量子直流電能表、量子姿態傳感器、量子配網電流傳感裝置等設備。這些設備應用于電網電流監測、充電樁電能計量、開關柜狀態監測、電纜火災預警等場景,實現了電網及電氣設備狀態的全息感知。數據傳輸安全性更好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利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可使密鑰的傳輸安全性極大提高。由于量子態在測量時會發生坍縮這種不可逆的變化,一旦有竊聽行為就會被立即察覺,從而保障了通信安全。目前,量子通信已經進入實用化階段。我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星地量子通信,北京到上海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也已建成。這兩者連接起來,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電網數據傳輸安全性關系到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供電安全。應用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可提升電網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合肥候店量子應用示范站建立了量子密鑰分發平臺,采用電力量子加密設備,為調度自動化、調度IP電話等有線業務提供光纖量子保密通信,并為配電自動化、無人機巡檢等無線業務提供“5G+量子”加密通信。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的應用使得電網關鍵業務通信安全性大幅提升。仿真計算能力更強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糾纏和量子態疊加效應,能夠產生比傳統計算機更高的計算能力。傳統計算機使用二進制比特,而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特,使某些計算任務的執行速度大幅提升。量子計算在材料模擬、新藥研發等領域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量子計算可優化電網仿真分析計算效率。這一突破為大規模電網仿真計算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路線,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實時分析計算能力。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電網中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化,也將在更多場景中發揮作用,為電力系統智能化轉型、安全性和效率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
查看詳情
2025-04-18
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陜西段)全線貫通
3月25日,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陜西段)全線貫通。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陜西段途經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寧強縣,線路長度87.983千米。該施工標段新建鐵塔166基、直線塔102基、耐張塔64基。據悉,該特高壓工程是全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該工程起于哈密市,途經新、甘、陜、川、渝五省(區市),止于重慶市,全長2290千米。
查看詳情
2025-04-03
2025,國家電網持續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
在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農穩社稷,糧安天下。眼下,農村地區電力保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綠色用能、服務的需求也愈發強烈。2025年,國家電網公司錨定農村供電水平提升,將: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規劃投資1620億元,提升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和綜合承載能力。加強邊境地區和邊境村莊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面向災害易發及微地形、微氣象等區域,提升電網防災抗災能力。公司經營區內,農村地區綜合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分別保持在99.83%、99.92%以上。鞏固優化農村電力營商環境推廣“三零”“三省”服務,打造“陽光業擴”辦電品牌。推廣農村供電服務與政務服務共建、共治、共享模式,2025年覆蓋全部鄉鎮供電所。配合做好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安全風險聯合防控。做好高標準農田、機井排灌接電服務,結合重要農時開展專項保電行動。服務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支持服務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發展。促請地方政府出臺規范性政策文件,引導農村新能源有序開發、友好發展。做好光伏扶貧信息監測中心運營服務工作。助力能源試點縣、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等政策實施。推動農村能源消費綠色轉型對外開放鄉鎮供電所、營業廳等場所的充電設施。支持有條件地區建設公共充換電設施,做好接電服務。健全新能源汽車參與綠電交易機制。做好北方地區清潔采暖“煤改電”用戶供電保障。做好農村地區電氣化項目配套電網建設。做好國家重點項目“美麗鄉村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統示范工程”建設。支持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化加快抽水蓄能項目、重點工程建設及投運。推動西部電力外送,足額落實省間優先發電計劃。持續擴大西部綠色電力外送規模,提升西部地區清潔能源消納水平。
查看詳情
2025-03-21
著眼新形勢新問題 穩固安全生產根基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工作的推進,能源轉型給電力安全帶來的影響將逐步顯現,電力安全監管工作面臨更加嚴峻復雜的風險與挑戰。一是系統安全風險不斷加大。隨著能源電力行業“雙碳”轉型的深入推進,新能源裝機占比快速提高,分布式電源高速發展,電網結構愈加復雜,電力系統“源網荷儲”一體化趨勢明顯,靈活調節能力不足,電網調度及設施設備運維管控難度加大。二是人身安全風險居高不下。新能源及配套送出項目建設規模、施工人員數量快速擴張,抽水蓄能等高危大型電力工程集中建設,電力建設作業面和風險點數量持續處于高位,疊加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認識不夠等因素,容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 三是自然災害風險突出。極端天氣導致的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災害致損范圍越來越大,因災受損程度越來越重,災害防范難度越來越高,暑期防汛抗旱、冬季雨雪冰凍疊加電網負荷高位導致電力保供壓力加大,對電力設施安全防護和保障民生用電帶來較大挑戰。
查看詳情
2025-03-14
柔性直流特高壓線路工程正式開工
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的重點工程——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線路標段在杭州市富陽區環山鄉雙林村正式動工建設。甘肅-浙江特高壓工程不僅是世界首條柔性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作為第四條落地浙江的“西電東送”工程,也是我國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工程建成后,將有效促進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外送,緩解華東地區電力供需矛盾,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始于甘肅武威市,終于浙江紹興市,途經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浙江六?。ㄗ灾螀^),全長約2370千米,輸電容量達800萬千瓦。其中,浙江段線路路徑長約219.16千米,涉及新建鐵塔456基。該工程是世界首條采用柔性直流技術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據了解,柔性直流技術具有調節靈活、穩定性強、適應性強等優勢,能夠有效解決新能源并網帶來的波動性問題,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一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我國在特高壓輸電領域的技術創新邁上新臺階。
查看詳情
2025-03-07